《品读群书治要》28 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
▲ 点击上方卡片,看更多精彩内容
《余莉开讲》第二十八集
尊敬的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:
今天我们学习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。我们知道,现在很多人呢,也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呢,要举行丧礼。那么到父母的忌日的时候也会祭祀父母,那么怎样办丧礼才是合情合理的呢?祭祀父母或者祭祀祖宗的意义有何在呢?
在《论语》中,曾子说: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孔安国注:“慎终者,丧尽其哀,追远者,祭尽其敬,君能行此二者,民化其德,接归于厚也.”这几句话呢,我们一句一句地来看一看。
“慎终者,丧尽其哀”。这里的“慎”,就是谨慎的意思。“终”,就是寿终。古人曰“老死曰终”。也就是一个人。在人生半路,没有活下去,那叫夭折,不教“终”。而《礼记》中也说:“君子喻终,小人喻死”。也就是说一个有德行,对国家、民族有贡献的人,他过世的时候才叫“终”。这个“终”,也有功德圆满的意思。而小人呢,就是指德学都不具足的人,那他们过世,就叫做死。
“丧尽其哀”,这里就谈到了父母过世的时候,要谨慎地办理丧事。谨慎地办理丧事,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的。第一就是要以哀戚为本。在《吕氏春秋》中,对丧礼的来源,有这样一段阐述。他说孝子尊敬自己的父母,包括父母疼爱儿女也是一样的。这种情意甚于肌肤之痛。所以当父母过世的时候,当然也包括儿女过世的时候,自己所敬重,所疼爱的人,死后如果被抛弃于沟壑。按照人的感情是不忍心的。所以才有了安葬死者的礼仪。那么这个“葬”是什么意思呢?这个“葬”,就是藏起来的意思。孝顺父母的儿女应该慎重这一点。这就是告诉我们呢:丧礼,它是出自孝子敬爱父母的一片心,而不仅仅注重外在的礼仪。所以要以哀戚为重。另一层含义,“谨慎治丧”,这里的谨慎就是不可以厚葬,为什么不可以厚葬呢?在《吕氏春秋》中呢,也给我们讲了这个道理。说“慎终”,就是以生者的心,为死者去考虑。而用生者的心为死者考虑,没有比不要让死者不被惊动,坟墓不被挖掘更重要的了。这就是说:为死者考虑,最重要的就是让死者的坟墓,不被人挖掘。那怎么样才能让死者的坟墓,不被人挖掘呢?最重要的就是,使掘墓者无利可获。
那么下边做了一个比喻,说如果有人在墓前安放了一个石碑,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:墓中有珠玉、玩物、财物、宝器,如果不挖,那真是太可惜了。挖了一定会大富。那么人们一定会讥笑他。觉得他很愚蠢。但是实际上,世间人实行厚葬,这种做法,和这个人的做法是一样的。
自古至今没有不灭亡的朝代,所以呢,也就没有不被挖掘的坟墓。而从历史上看,灭亡的朝代是数不胜数。所以古代的大墓,没有不被挖掘的。但是遗憾的事是,世人还争相营造大的坟墓。这不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吗?
在尧舜禹汤,古圣先贤那里,都以节俭的方式被安葬,并不仅仅是吝惜费用,也不仅仅是厌烦辛劳。更重要的是为了死者考虑。古圣先贤所憎恶的,就是让死者受辱。而有人挖掘坟墓,那一定会使死者受辱。但是如果实行俭葬呢,他的坟墓就不会被挖掘。所以先王的安葬一定会从俭。口里说敬爱怜惜死者的人很多,但是真懂得敬爱怜惜死者的人,却少之又少。所以他说,爱之反而害之,欲使其安稳,反而使其危及。不就是说的这种厚葬的行为吗?所以你看《吕氏春秋》上就告诉我们,要做到谨慎治丧,就不可以厚葬。因为如果实行了厚葬,两边又埋了很多金银珠宝,很值钱的东西,就会被挖掘,是被葬的人受到耻辱。
那么世间人,为什么还很多人,愿意实行厚葬呢?厚葬之风屡禁不止呢?在《吕氏春秋》上,也给我们说出了原因。他说现在的世俗大乱,安葬越来越奢侈,这不是安葬的本意,不是替死者考虑,而是生者以此互相夸耀。他说:“侈靡者以为荣,俭节者以为辱,不以便死为故,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。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。”他说安葬得越奢侈,家人越以为荣,而安葬得越节俭呢,就会以此为羞耻。不以有利于死者为适,而只把他人对生者的诽议和赞誉,作为要事。这不是慈亲孝子的心意呀。这就是说,葬礼本来是应该对过世的人表示哀痛,表示纪念。但是反而因为厚葬,侮辱了死者。这就是“爱之”。反而侮辱了他们。
那么历代的那些开明皇帝、皇后,都熟读历史,熟读经书,所以在过世的时候,都命令,甚至下遗诏要求俭葬。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汉文帝,就是这样一个例子,汉文帝在过世的时候,他特意颁布诏书,在诏书中这样写道:我听说天下万物出生之后,没有不死的。死是天地的常理,万物的自然规律。如今世人都喜欢生,而不喜欢死。厚葬以致破产,长期服丧以致伤害身体。我很不赞成这种做法。我本来很不贤德,没有什么可以帮助到百姓。现在过世了,又让他们长期服丧痛哭,使百姓父子经过几个寒冬酷暑,依然哀伤。,伤害了老幼的心灵。减少了饮食,断截了祭祀,从而更加加重了我的不德,我怎么对得起天下人呢?我有幸继承帝业,以渺小之躯,依托于天下各诸侯王之上,已经二十多年了。依赖于天地神灵,社稷的福祉,才使得四境之内安宁,没有战争。我因为不够聪敏,经常战战兢兢,害怕做坏事,辱没了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。年长日久之后,害怕自己不能始终保住地位。现在竟然有幸尽享天年,又得以被供奉在高庙之中。以我的不圣明,这样我已经觉得很好了。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?要命令天下官吏和百姓,诏令到后只哭到三天,就都除去丧服。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等等的活动,使大家都明白我俭葬的心愿。所以我们看这个汉文帝呢,他在世的时候,生活就很俭朴。做事很恭敬。到过世之后,还特意下诏书要实行俭葬,不要劳烦百姓。这都是我们现代人效仿的榜样。
那我们也知道唐太宗是一代贤君,而在每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,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。他的皇后长孙皇后,就是这样一位很贤德的人。她多次劝谏唐太宗,让他不要重用外戚,特别是在临终的时候,她还是这样的请求。还有呢,要求俭葬。她怎么说的呢?她说臣妾的本家,有幸因为婚姻而成为外戚,既然不是因为有德行而被选应,就容易走到危险的地步。要想长久地保全,就千万不要授予他们重要的权利。只以外戚俸朝请就够了。妾活着的时候,既无益于时事,死后不可以厚葬多费。而且埋葬就是隐藏,让人看不到。自古以来的圣贤,都推崇节俭薄葬。只有无道之士,才大建陵墓,劳费天下。被有见识的人所讥笑,只请求能够依靠山势而埋葬,不要堆起坟头,不需要用棺椁,所必须的器物用具,都使用木、瓦等等。节俭薄葬寿终,就是不忘记臣妾了。这是长孙皇后临终之前,对太宗的嘱托。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,这些开明的君主皇后,他们也是熟读经书,知道要实行薄葬,不可以奢靡浪费,。这也是谨慎治丧的一个重要方面。这也提醒我们,不要因为面子的问题,把丧事搞得很隆重,还埋了很多金银珠宝,昂贵的东西。最后导致的是坟墓被盗,使亡者不得安宁。这是我们讲的“死,葬之以礼”。
那么下面我们看“追远”,也就是“祭之以礼”。“追远者,祭尽其敬”。也就是说在丧葬之后,还要依时依礼追念祭祀。这个”远”,有两个意思。第一就是父母过世已经久远。第二就是祖父母以至历代祖先,距今已经久远。都需要追祭以时。祭祀的时候,要毕恭毕敬。所以呢,“祭尽其敬”,子子孙孙如是追远祭祀,视为不忘本。
那么在《礼记·祭统》上,对祭祀的来源,也是做了这样一段的阐述。为什么要办祭礼呢?“夫祭者,非物自外至也,自中出生于心也,心怵而奉之以礼,是故为贤者能尽祭之义”,这个就是告诉我们:祭祀,它不是外在的事物,要求人这样做的。它的来源在于内在。也就是人内心发出,对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,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礼了。所以这个祭礼,既然是从内心所产生的,就要有诚敬之心。所以在这里它讲到:“追远”要依礼依时追念祭祀。那怎么依时呢?在《礼记·祭义》上,也有明确的要求,它说:“祭不欲数,数则烦,烦则不敬;祭不欲疏,疏则怠,怠则忘。”这个古人告诉我们,祭祀不能搞得太频繁。如果频频地祭祀,人们就会感觉到厌烦,因为厌烦,就失去了恭敬之心。同时祭祀也不能搞得太少,如果太少,就会使人感觉到怠慢。怠慢了就会使人淡忘
所以中国古人,是顺着天时季节的变化,来举行祭祀的。春天的时候举行“禘祭”,秋天的时候,以新下来的谷子举行“尝祭”。所以一年有两次重要的祭祀。在秋天的时候,霜露覆盖了大地,君子踏霜而行,自然有一种悲凉之感。这种悲凉之感,不是因为寒冷,而是因为思念着故去的亲人。到春天,雨露滋润大地之时,君子踏露而行,自然有一种惊醒的感觉,思念着故去的亲人。似乎他们也像春天一样,重新回到了人间。
在祭祀的时候,要用快乐的心情把亲人迎回来,再用悲伤的心情将他们送走。所以中国古代在祭礼之中,对如何祭祀,什么时候祭祀,以及祭祀的次数,频繁程度,都有明确的记载。那么除了依时依礼之外,最重要的,就是要表现出内心的诚敬之心,那就是要毕诚毕敬。
在《论语》中也记载着,孔老夫子说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”。在祭祀的时候,如果是祭祀父母祖先,就如同是父母祖先就在面前一样恭敬。如果祭祀的是神明,也要像神明就在面前一样,不敢有丝毫的怠慢。这都是“祭尽其敬”的表现。
那么在《礼记》中,《祭义》篇上,对于祭祀之前、之中、之后应该怎么做,也都有明确的要求,比如说在祭祀之前,就要进行斋戒,对内要调摄内心,使内心清净,把心从外物上收回来。对外,还要隔绝一切的交际娱乐,房事等等。斋戒的时候,要把心思集中于,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、住所、音容笑貌、饮食习惯、志趣、爱好等等。就这样专心斋戒三天,就能将要祭祀的先人,活现在心中。所以古人看一个人斋戒的时候,那种恭敬的程度,就知道他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了。
就像现在我们看一个人鞠躬的那种态度,敬礼,我们就知道,他是不是有内心的恭敬了。那么在祭祀的时候,也就是在祭祀的当天,怎么做呢?他进入宗庙之后,仿佛从牌位上看到亲人,在牌位前礼拜之后,行不周旋,敬奉供品,走出门外,心中肃然。亲人的音容笑貌,好像就在眼前。出门之后,侧耳倾听,仿佛能够听到亲人的深深叹息声。所以对亲人的孝敬之情,是亲人的面容,不曾离开过眼前。亲人的声音,不曾离开过耳边。亲人的心志爱好,也不曾离开过心间。也就是说,他所思所想所听所看的,全都是贤人的音容笑貌,爱好情趣,饮食习惯等等,这样有怎么能有丝毫的不恭敬呢。
所以君子对父母在世的时候,是恭敬地赡养。去世之后呢,是虔敬地祭祀。那么这就说明,“追远”的一个重要的方式,就是祭祀祖先,祭祀父母。
所以在中国古代,家家户户都有祠堂,祠堂里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。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,要把全家族的人,召集在一起,干什么呢?除了行这些礼仪之外,最重要的是要宣讲祖先的德行。说你们家在哪朝哪代,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,他对国家有什么贡献。他有什么德行,我们后代子孙可以学习和效法的。那你作为他的后代子孙,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都要小心谨慎。不能够因为我们的言行,给祖先抹黑。
那我们看现在的孩子呢,为什么没有这种责任感,使命感了呢?两个人可能再过两个星期要结婚了,把对方带到家里让父母一看,说再过两个星期我们要结婚了,请给我们准备房子准备钱。如果不是为了房子和钱,他们都住在一起,父母都不知道了。可以说不仅想不到祖先,能够想到父母都已经谢天谢地了。所以祭祖,它培养起来的,是一个人深厚的知恩报恩,饮水思源的意识。它是一种机会教育。它不是搞迷信。
而除了祭祀之外呢,还有一种重要的“追远”的方式,那就是修家谱。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要修家谱,而且这个家谱,每一年都要修。比如说在这一年之中,有哪些人过世了,哪些人出生了,哪些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等等。每一年都要整理一次。那么修家谱有什么好处呢?有什么意义呢?我们知道中国有一个礼,就是“不娶同姓”。这个礼要求我们结婚的时候,不能娶同姓之人,所以你就发现,你的父母是两个姓。再往上去推,他们的父母也不娶同姓,那也是两个姓。那么以此类推,往上推上去之后,你发现,其实所有的姓都是一家人。所以我们说自己都是炎黄子孙,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,这个绝对不是形容。那么这有什么好处呢?这就是帮我们,培养了一种“一体”的观念。那么除此之外呢,就是在修家谱的时候,那些对国家人民,特别有贡献的祖先,那会有特别的记载。所以后人学习家谱,对他的家族历史,有深刻的理解。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会提起,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呢?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,就是要认祖归宗。那么翻一翻自己的家谱,翻一翻自己家庭的祖训,还有家书、家规、家规等等,你看你是从哪里来的,是哪一位圣人的后代,哪一位贤人的后代,他们都对国家,对民族,有什么样的贡献。他们有什么样的德风,我们可以继承下来。所以这个祭祖呢,它确实是一种机会教育,它实际上是从根本上,培养了一种孝亲感恩的意识。
我们前面讲过呢,“教”是上所施,下所效。也就是上面怎么做,下面跟着怎么效仿,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。但是如果父母过世了,我们怎么样来身教给后人看呢?那么通过祭祖,就是把对父母、祖先的恭敬感恩之情表现出来。我们的后代儿孙呢,也能从中感受到,我们对父母的这种感恩孝顺,他们依然是从我们身上,学到了孝敬。这也是身教胜于言教。
所以在《论语》上说,这个“祭者,教之本也”,这个祭礼是教化的根本。“祭而不敬,何以为也”,如果仅仅是举行了祭礼,但是却没有内心的恭敬,那为什么还要去祭祀呢?那么这个就是为我们指出了重点。告诉我们,这个恭敬之心不是装出来的,也不是为了教育别人,而表现的,表演的。它是发自于内心的诚敬与感恩。
蕅益大师对这一句话的注解上,就是《四书蕅益解》上,最后还有一句话,他说“厚,是本性之德,复其本性,故似归家”。他就解释这个“厚”,是人性本有的仁厚之德。“人皆可以为尧舜,涂之人可以为禹”。所以呢,回归本性就像归家一样。所以说“民德归厚”,用这个“归”字呢,他的意义就在这里。那么蕅益大师对这一句话的解释,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。
那我们看到在历史上呢,也有很多的皇帝,他们确实是按照圣贤教诲去做的。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明仁宗呢,在做太子的时候,有一次,这个明成祖就到了南京,退朝之后呢,他就召见东宫官杨士奇,把他叫过来问:太子的为人到底如何呢?杨士奇就回答了:殿下仁孝恭敬,非常人可比,在每逢祭祀的时候,太子一定会把所有的祭器亲自检查,不把这个事情委托给别人。比如说去年按照惯例,要举行祭祀的时候,正好太子得了痛风病,结果医生就告诉他,要服药发汗才可以,但是太子却说:如果要吃药发汗,怎么可以亲自参加祭祀呢?左右的人就说:那您可以让别人代替你参加祭祀啊。殿下就回答说:皇上把祭祀的使命交付给我,我又派遣别人来代替,这不是违背君父的命令吗。所以他呢,依然是带着病亲自去参加祭祀。结果祭祀才完毕,出来一身的汗,这个病就自然地痊愈了。
再比如,每每给皇帝进俸食物,或者其他东西的时候,这个太子一定会亲自检查,然后亲自把这个封条封好,然后才派遣他们出发,不敢轻易地把这些事情,委托给下人去做。明成祖听了之后,就说:这些都是为人子者应当做的事情。杨士奇就说:自古以来的大圣大贤,都是把他该做的事情,做到了极致而已。意思是说,你看这个圣贤人,他也没什么奇特之处,只是毕恭毕敬地,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本分而已。所以你看,明仁宗“躬阅祭器”的故事,就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育。
皇帝对于祭祀这样的诚敬,那也就能够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。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,这个国家也治理得很好。所以祭祀呢,也是通过这个祭祀的场合,培养了人的恭敬之心。
我们知道人平时呢,工作很多,事情很忙乱,这个恭敬之心也很难提起。那么趁着祭祀这几天,让你斋戒沐浴,把你当心从外物上收回来。体会到什么是恭敬心。而这个恭敬心是和性德相应的。所以这个祭礼呢,它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己修养的一种机会。所以孔老夫子为什么说“我祭,则得福”呢。因为在祭祀的时候,他有这种诚敬心和感恩心。“福田靠心耕”,因为他这种感恩心,诚敬心提起来了,他才会有福分。这也是“一切福田不离方寸”。
所以我们说现在的人,说你没有恭敬心,你做事没有恭敬心,大家怎么听也听不懂,他觉得我已经很恭敬了,我已经很尽力了,为什么你还说我,没有恭敬心呢?那我们看一看古人。这种祭祀时候的恭敬,这种对父母侍奉时候的恭敬。我们就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感恩心,没有恭敬心了。这也是“人不学,不知道,人不学,不知义”。
那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。谢谢大家!!
刘余莉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、硕士毕业。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、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,著述丰硕。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、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,并应邀到英、意、美、加、澳、日、新加坡、印尼、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。2015、2016年,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,围绕“从《群书治要》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”做主题演讲,对中国传统文化“东学西渐”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。
请您转发分享,福生无量!
【微信公号:传统文化道德经】
精品合集 特别推荐
* 看更多往期经典好文,点击下方小字即可 *
道德经解析
▲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
道德经解析